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16
2022
-
06
“綠色礦山”小鎮煥發“新活力”
作者:
“納林陶亥”的夏,晚了一點,卻格外濃郁。
遠處,已是一派草木繁茂、山巒蒼翠、生機盎然。跟隨著風的腳步,我們踱步在鄉間小路,農莊、田園、詩歌和夢想在這里悄悄開花、結出碩果,“綠色礦山”小鎮煥發出“新活力”。
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以網格化大黨建為引領,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鎮累計建成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礦山5座。
“鮮活”的數據讓人怦然心動,但接下來如何走?納林陶亥鎮把“在走好綠色發展前提下,如何釋放生態紅利”作為一項重要課題。
“發展鄉村旅游有沒有前途?”在滿賴村黨支部大會上,村黨支部書記秦嶺的提議引發了所有人深思。
經過討論和連日的現場研究考察后,大家伙兒一直認為:“有前途!”
一座集吃、喝、住、玩、采、喂、養等“一站式”的“皇賞糧”田園農莊“鑲嵌”在了礦山上。
“采煤沉陷區經過綜合治理后,煤礦把土地歸還給村集體和村民,我們整合了部分村民的閑置撂荒地,于去年九月份開始啟動項目,總計劃投入2000萬元,將分成三期建成,一期于6月底對外開放。”秦嶺說,不僅僅要綠化礦山,同時還要向“綠”要“金”,不斷推進產業振興,讓村民都有錢賺。
“剛開始只是向游客提供吃喝住,但接下來我們會建設溫室大棚和豬、羊、牛棚,打造采摘園、喂養園、研學基地等,讓游客來到這里能體驗到真正的田園生活。”秦嶺描繪著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發展旅游產業,老百姓如何受益?秦嶺算了一筆賬:整合村民的土地后每年都會有租金收益,村民在農莊打工賺取收益,農莊盈利后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每年分紅。
“三重保障”讓村民對鄉村旅游的發展建設充滿希望。
在納林塔村,高軍騎著三輪車,載著飼料,“風風火火”地朝著牛棚趕。
“煤礦挖完煤,就進行復墾,土地平整、植被恢復后,我們就在復墾區上建立了養殖場。”高軍說,隨著荒山禿嶺逐漸綠意盎然,村委會抓住良好的綠色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且不斷加深與周邊企業合作,增強“造血”功能。如今,高軍既是納林塔村的黨支部書記,也是村集體成立的廣程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和鄂爾多斯現代新牧農牧業有限公司的“一把手”。
通過和高軍談話得知,前一公司主要是“村企”合作互助,企業需要用人,就支付傭金給村集體,在正常支付村民工資的前提下,村集體還有剩余,實現了村民與村集體經濟“雙贏”。后一公司主要將村集體經濟用來搞養殖,年底收益后一部分用來給村民分紅,另一部分將繼續投入。
“年年有分紅,啥都不用干,真趕上了好時候。”提及此事,村民們心滿意足。
“去年養羊280只、牛65頭,今年就壯大成羊560只、牛80頭。”高軍說,去年兩家公司為村集體帶來了純利潤47萬余元,在不斷擴大養殖產業發展的同時,為村民的幸福生活“錦上添花”。
“鄉村振興路上,我們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切實打造一支‘懂農村、愛農民、真心為民’服務的鎮、村、社三級干部隊伍,牢牢守住安全生產、污染防治、社會治理、疫情防控‘四條底線’,奮力書寫綠色礦山建設、鄉村振興‘兩篇文章’,力爭率先實現共同富裕‘一個目標’,扎實構建‘工業重鎮+生態強鎮+文博小鎮’資源型地區高質量轉型發展新格局。”納林陶亥鎮黨委書記陳立東說,要高質量“打造一支隊伍,守住四條底線,做好兩篇文章,實現一個目標”,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奮斗目標,闊步前行在新階段的“趕考”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全面奏響新時代鄉村振興之歌。
產業興起、風景優美、生態和諧,納林陶亥正走出一條“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化,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特色發展之路。
相關新聞
2022-09-16
2022-06-28